认真护肤却总不见效?或许问题出在——被忽略的皮肤4大屏障
每到“多事之秋”,很多人的皮肤也容易接二连三地出问题:
- 补了很多水,皮肤依然会干到脱皮;
- 皮肤吸收差,昂贵的精华涂上脸后,搓泥到崩溃;
- 平时用得好好的护肤品,现在却一用就痒痛?
- 到户外转一圈,皮肤就会突然起红疹、过敏……
其实,这些皮肤问题的出现,归根到底都是源于——皮肤屏障受损。
对于老生常谈的“皮肤屏障”,你真的足够了解它吗?
今晚的「皮肤管理小课堂」就来给大家细细说道说道~
其实啊,广义上的皮肤屏障并不仅仅是表面那层常被我们称为“砖墙结构”的角质屏障。
实际上它有四大维度,包括:角质屏障、皮脂膜屏障、微生物屏障、免疫屏障。

皮肤是抵御外部威胁的“第一道防线”,我们只有充分了解每一重屏障的特性,才能更好地帮助皮肤“查漏补缺”,避开“外患”的侵袭。
1
Part.1
角质屏障
表皮角质层所形成的物理屏障,即狭义上的皮肤屏障。这一层看上去就和砖墙一样,又被称为“砖墙结构”。
砖头是紧密连接的角质形成细胞,水泥则是指细胞间脂质,即神经酰胺,胆固醇,游离脂肪酸等细胞间隙里的脂质,主要是以神经酰胺为主。

角质屏障一方面可以阻挡有害微生物、细菌、过敏原、灰尘等,另一方面可以牢牢锁住水分,让我们的真皮层时刻保持水润。
但过度清洁、频繁去角质、敷面膜次数太多或时间太长……都容易损坏物理屏障,破坏角质层。
一旦外部的物理屏障受损,就会出现干燥、粗糙、皱纹、红疹、破裂、出血、刺激和感染等皮肤问题。
2
Part.2
皮脂膜屏障
有了物理屏障,相应的也会有化学屏障,也就是皮脂膜屏障。
皮脂膜屏障是由皮脂腺分泌出来的油脂、角质细胞产生的脂质、汗腺分泌出来的汗液、乳酸和脂肪酸等液体以及未完全脱落的角质细胞经过低温乳化,在皮肤表面形成的一层保护膜。
皮脂膜最重要的功能是锁水保水,脂质部分可滋润柔软皮肤,减少皮肤干裂,因此可以帮助维持皮肤的水分。
同时,皮脂膜还可以维持皮肤的酸碱度,皮脂膜呈弱酸性有助于抑制细菌的生长,而且PH为4.5-6.5有碱中和作用,可以缓冲碱性物质对皮肤的伤害。
此外,皮脂膜中的一些游离脂肪酸能够抑制致病性微生物的生长,因而还有提高免疫抗感染作用。
如果此屏障被破坏,皮肤将更容易受到损坏和感染,可能出现干燥、脱皮、干纹、泛红、敏感、痤疮、微生态破坏等问题。
3
Part.3
微生物屏障
顾名思义,微生物屏障主要由微生物组成,一般是指“寄居”在表皮和真皮的细菌、真菌等皮肤益生菌组成的复杂系统。

这些微生物通常为非致病菌或共生菌, 这些细菌具有竞争营养、分泌抑制性化学物质或者激活免疫系统抑制病原微生物定植的作用。
皮肤的稳态及多种功能是由宿主和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共同驱动的,不同菌群之间会互相抑制,维持正常菌群的平衡,保护机体免受感染。
皮肤微生态自身会形成一层生物膜,它能够防止外来病原体和有害菌入住皮肤表面,还可以分解多余的油脂、清理皮肤表面的垃圾、提供皮肤生长必要的营养。
如果微生物组的菌群失衡,就可能导致毛孔粗大、氧化应激、PH失调、有害菌繁殖、痤疮、特异性皮炎、湿疹、红斑狼疮等等问题。
4
Part.4
免疫屏障
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,也是独特的免疫器官,具有独特的免疫功能。
这个免疫屏障主要是指皮肤里的各类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,比如朗格汉斯细胞、淋巴细胞、肥大细胞等。
它们可感知危险信号,防御病原体并在需要时进行防御,参与机体的免疫应答—炎症反应。
炎症其实是免疫系统抵抗危险病原体的主要“武器”,在阻止及消灭外来“不明物体”时,皮肤会有红肿、疼痛的感觉。
举例来说,当皮肤对护肤品中的某种成分或过敏原起反应时,该区域变红并肿胀时,这就是免疫系统正在起作用,它在努力消除“错乱”并帮助该区域愈合。
免疫屏障出现问题,引起的迹象包括:皮肤过敏、寻麻疹、红肿、干痒、牛皮藓及自身免疫性皮肤病、粉刺、红斑狼疮等。
本期关于皮肤四大屏障的特点和功能的分享就到这里啦,觉得有帮助的小伙伴,拜托点个赞+在看吖~
更多与皮肤管理有关小知识,别忘了继续关注每周六的「皮肤管理小课堂」哦~
扫描二维码,在手机上阅读